"龙卷风" 盛行 霸气的腕上祥龙
金庸小说中有一套丐帮武功绝学——“降龙十八掌”,招式名字源起《周易》,如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和潜龙勿用等都是《周易》的卦名,而相对于武侠小说中的虚幻招式和民间传说的神秘,有一种“龙”却是在我们举手投足间触手可及,那就是龙表。

  中国市场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大奢侈品巨头都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各大奢侈品卖场中的疯狂扫货行为,让很多经销商乐得合不拢嘴。奢侈品钟表行业更是如此。瑞士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香港已经成为每年进口瑞士手表最多的地区,紧随其后的则是美国和中国大陆。近两年的巴塞尔国际钟表展期间,展前举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发布会中,中国香港地区的代表也总是位列重席。如此显赫的市场表现以及成交业绩,使得各大钟表生产厂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空前提高。针对中国市场而生产的钟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其实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钟表的现象,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其中以清朝乾隆年间最为盛行。乾隆曾经作诗:“奇珍来海舶,精制胜宫莲,水火明非籍,秒分暗自迁。”对于西方进贡的钟表作品大加褒扬。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在中国市场,钟表的传播与普及也在动荡中发展。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石英危机”为节点,制表行业也经历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洗礼,当然其中包括很早便供奉中国朝廷,甚至已经在中国沿海城市设立常驻“办事处”的古老钟表品牌,如播威(Bovet)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机械钟表制造行业开始逐渐复苏,再加上中国近代钟表市场真正形成的年份较短,因此率先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商品总是要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就腕表而言,不同市场上的消费者总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与喜好。鉴于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与影响力,各大制表厂商都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迎合。于是,很多中国元素的东西就会出现在腕表上,比如中国人视为喜庆红火的“中国红”,中国人喜好的“福”字,中国人讲究的“对称”元素,当然还包括中国特有的“祥兽”——龙。

  龙年龙表

   龙年推龙表,天经地义。不过,如此多的瑞士大牌在这么一个时节,如此集中地对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神物”进行争相演绎,不得不又回复到刚刚提到的中国钟表市场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当前所见的大多数龙元素手表取材范围都锁定在中国风格的“五爪金龙”。如雅克德罗Petite Heure大明火珐琅龙表,虽然类似两条“爬虫”的造型受到不少人的诟病,不过能够将龙的形象通过大明火珐琅技术展现在表盘之上,本身就是一种不错的构想。况且,谁说最初人们心目中“龙”的形象必须是大气磅礴?就比如当下某些导演在翻拍经典名作《西游记》时,将过往“猪八戒”憨态可掬的形象演绎成一头真正的“猪”一样,他们说这更加尊重“原作”,谁又能证实“龙”的最初形象是怎样的呢?另外,还有雅典表(Ulysse Nardin)也推出了以内填珐琅工艺为载体的五爪金龙系列,以蓝色珐琅为背景,龙身选择鲜艳的橙、黄来表现,再配以华丽的镶金鳞片和形象的火龙珠,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龙表佳作。

  当然,除了珐琅的表现手法,雕刻技术也有机会通过龙这一主题在手表中自由挥洒。独立制表品牌Zannetti在新作Regent镶钻龙表中,将五爪金龙与偏心表盘融洽地设计在表盘之上,貌似圆形表盘被金龙团团环抱,意境与设计感顿现。不过,已经经过红宝石“点睛”的金龙却长有4只银爪,这是设计师独有的创意,希望“与众不同”,还是有其他寓意,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还有格拉苏蒂(Glashütte Original)以及播威等,都用自己的方式对五爪金龙进行了独到演绎,特别是格拉苏蒂甚至将“九龙壁”中的龙形象,逐一展示在表盘之上,成套推出。已经入手百达翡丽“大汉玉龙”的资深腕表玩家A哥对于格拉苏蒂这套珐琅表同样比较欣赏,不过由于全套共9只,苦于“不知如何安排佩戴”,只得割舍。当初之所以钟情百达翡丽Ref.5075“大汉玉龙”,A哥首先是觉得当前市场的“五爪金龙”数量太多,而且工艺也参差不齐,甚至很多品牌纯粹是为了“应景”而凑热闹。与这些“龙”相比,百达翡丽这套“玉龙”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从整体构图,都显得格外亮眼。

  除了“五爪金龙”,一些手表品牌也有不同的选择,比如Franck Muller就在其Infinity系列“满天星”手表中采用了“三爪龙”,大红大绿的张扬色彩配上铺满表盘、表圈的奢华钻石,显得超凡脱俗。

  东方之龙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与“龙”相关的成语典故来形容积极、美好的人或事件,比如形容天帝之宾的“龙驭上宾”,形容书法笔势刚健的“矫若惊龙”,形容女婿才貌双全的“乘龙快婿”,以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时所用的“望子成龙”等。

  对于一种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虚幻物种,“龙”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确立,就如同对于自然的认知一样,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当自然界发生的一些现象超出了人们普遍认知的时候,就会将这种源自自然界的畏惧感具象为一种形或者物,进行膜拜、供奉,祈求保佑。这就是早期的所谓“图腾崇拜”。“龙”形象的诞生,源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虽然传说中的“九兽合体”具体由哪些动物构成尚存在争议,不过不难想象的是,“龙”形象的聚合,也是源于人们千百年对于生活中所遇“猛兽”(如蛇、虎等)形象的综合。不过,无论9种物种究竟是何物,一个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颠扑不灭,那就是,“龙”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可能也正是基于“龙”有着如此深厚的群众认知和敬畏,进入封建社会、依靠奴役思想完成统治目的的王朝才想到了用这样一个永不被挑战的形象作为自我标榜。当然,敬畏的同时,广大人民还坚信一点,那就是象征“龙”的统治者还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带来安稳、幸福的生活。“龙”的形象究竟何时入主朝廷,成为威慑天下的标志,留给史学家去研究,我们所需要了解的,就是“龙”的威严、神秘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早已摆脱封建枷锁后的今天,人们早期对于龙的敬畏感已经转化为吉庆、祥和的象征,或者说是对于生活中可能厄运的驱赶寄托。

  西方之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制,但中国龙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正面、祥和。而在西方,同样名称的“物种”所代表的含义恰恰与此完全相反。在西方基督教会中,龙被视为恶魔的象征。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神话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祸害人类,只有“神”才可以消灭它。古巴比伦神话的主神马杜克(Marduk)的对手提亚玛托(Tiamato)与希泰(Hittite)神话中的伊卢延卡(Illuyankas),都是可以降伏龙魔的神灵形象。来自瑞士的“雕龙大师”Kees Engelbarts除了表现东方龙的神韵,还会偶尔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西方龙的形象,而其雕刻作品更是波及多位独立制表大师,其中之一便是英国才俊、独立制表人协会(AHCI)成员Peter Speake-Marin。独立制表人协会中还有另一位喜欢龙元素的制表大师Thomas Prescher,除了在表盘上展示活灵活现的龙雕刻技艺以外,他还将龙身上的元素延伸为逆跳指针,创意很是独到。

   除了严格意义上的“东西分明”,也有品牌的龙表作品将其中和演化。比如伯爵(Piaget)今年推出的一系列珐琅及高级珠宝表,形制上既有东方龙的大气,又不乏西方龙的冷峻,再配以冷色调为主的环境渲染,不失为龙表阵营中的特色之作。

  当然,龙年做龙表,对于瑞士很多大牌来说,是顺应“潮流”,也是迎合所需,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是“龙”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象征性。试想明年的蛇年是否还会如今年这般出现诸多“应景”之作,我持保留意见。

  未来展望

   作为记录无形时间的标尺,钟表从诞生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只局限于内部机械结构的提升及演化,更表现在象征性内涵方面的改变。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钟表的用途的变迁。从几百年前供应大众读时所需,到后来满足宫廷贵胄把玩所享,再到如今迎合人们外“秀”所愿,钟表所承载的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渐延伸。

  特别是在现代,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人们基本放弃通过腕表来获取准确时间的念头,即便有对于自己手表的精准度吹毛求疵者,也是出于对机械技术方面的精益求精,腕上戴的腕表未经对时也是常有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腕表来满足自身对于美的追求,或者借以彰显品位、结交同好。用更加直白一些的话来说,那就是,过往的钟表是留给自己“用”的,而当前的手表是戴给别人“看”的。前后诉求的不同,就衍生出一个新的课题,即钟表的装饰性——既然要“秀”,不妨把最亮眼的一面展示出来。于是,如本文讨论的关于“龙”为主题的装饰性元素便成为当今手表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钟表的演变是从最初的“单纯”实用演化为后来的“双重”诉求,那么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则有赖身为主体的我们一起去体味、见证。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加载更多
写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