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岳敏君个展《狂笑的影子》
          2012年11月14日至2013年3月17日,卡地亚(Cartier)当代艺术基金会将举办岳敏君在欧洲的首次大型个展。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岳敏君在欧洲首次大型个展 

        2012 年11月14日至2013年3月17日,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将举办岳敏君在欧洲的首次大型个展。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发现这位著名而低调的艺术家。 他的这些作品大多用鲜亮的色彩和充满怪笑的人物图像所组成,通过这些怪诞的符号,表达了对中国当代社会现状和人类生活条件的嘲弄和反讽。这次展览由来自世 界各地收藏的将近40幅绘画作品以及从未展出的上百张草图组成,完整地展示了这位拒绝任何解释的艺术家的工作特性。

作为发泄的笑:深刻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新一代的精神生活 

        岳敏君1962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早期,他只是一个绘画爱好者。1985年,岳敏君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九十年代初,他来到北京附近的圆明 园画家村。正是在那里,他开始确立自己的风格,并以“笑”作为他的主题。就是那一时期,中国艺术界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玩世现实主义,而岳敏君通常 被视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与八十年代完全不同的社会气候、以及中国经济向世界开放的影响,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前卫艺 术”决裂,他们用更加辛辣尖刻的目光看待现实,从而褪去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岳敏君坦言:“当然我都希望改变,但无力改变,只能用笑来面对”。

自画像:千篇一律的大笑,向世界迎面掷去 

         岳敏君绘画和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千篇一律地咧开嘴巴,双目紧闭。这些面孔在他们怪诞的举止中保持着固定而无法穿透的面具。正如弗朗索瓦•朱利安 (François Jullien)在本次展览的展品目录中所言:“这刻板的笑阻挡了所有的意向性的探求,它树起一面墙,禁止入内,阻断任何感觉。在轮番重复后,它表明不可 能传递任何东西。”岳敏君在早期作品中的肖像首先是描绘他的朋友们,而后这些肖像渐渐融为一张同样的脸:岳敏君本人的脸。从此,这些肖像如同无数面镜子, 每个人从中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中国整齐划一的社会的漫画像,或是荒诞世界里存活下去的方法,又或者仅仅是画家自嘲的一种方式。对这种“笑”的复制同 时也是一种用之不绝的图像之源,同一人物的夸张而不变的脸孔可以独占整个画布,也可以将它们复制排列至无限多。无论它们以漫画的手法,滑稽的手法,诗意的 手法还是悲剧的手法出现,这些奇特的形象延续了某些动画片的规则。在这里,荒诞变成了正常,一切似乎变得皆有可能。

超越“玩世现实主义”:一种暗藏玄机的审美 

        人们习惯将岳敏君的作品归入“玩世现实主义”。然而在这种分类之下,岳敏君的作品又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它既扑朔迷离又具复合意义,这是一种暗藏玄机的审美。它涉及中国的公共圣地、品牌汽车、飞机和恐龙,又涉及中国民间图像和艺术史,或者对各种形象游戏性的拼合。在这些组合游戏中,艺术家放任自己随意地进行拼接,而其中的每一个符号都可以进行多重阐释。在画作《处决》中,画家似乎随意打乱了其中的标记。这幅作品灵感源于爱德华•马奈1867年的作品《处决墨西 哥皇帝马西米连诺》。但是,《处决》中的所有角色都被大笑的人物替代。在《无人的风景》系列中,岳敏君复制了中外大师的作品,但清空了其中的人物,只留下难以辨认的荒凉布景,变成出人意料的结构或月球景色。面对这些无限延伸的多样化,观众仿佛迷失在那没有出口的迷宫游戏之中。这正是自九十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岳敏君作品的力量和机敏所在。 

        在重复与多样之间,岳敏君的每件作品都在其整体中相互呼应。而今,这些神秘而令人不安的作品首次集中于同一空间展出,人们得以更好地感受岳敏君作品中无与伦比的视觉力量。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加载更多
写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