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guet“芝麻链”的强势回归
       芝麻链结构——这种最早诞生的制表技艺之一,近年来似乎面临一波强势回归,现代制表商们正纷纷将目光重新投射于此……


       由来已久困惑制表界的一个永恒课题,便是自从600年前诞生至今,它从来没有对于任何以实现“等时性”为目的的发明感到由衷满意!(不考虑振幅,当摆轮的摆动所持续的时间保持一样,就是“等时”的。“等时”的意义在于使钟表走时更精准。)

      要充分理解这一课题的解决之道,首先要知道钟表发条盒在动力传输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当上满链主发条完全拉紧时动力达到峰值,表现为曲线上的至高点;此时摆轮振动最为规律有序,等时性最强,即最为精准。而当主发条慢慢松驰,动力呈现曲线式缓慢下跌状态;摆轮等时性逐渐降低直到发条将近释放3分之2,动力传输效率突然间显著衰竭,在曲线图上表现为直线下跌。正是由于这一物理学原理,正常情况下钟表摆动的等时性,也即准确性相应表现为逐步减少后剧烈下跌。设想如果机芯中必须规律摆动的部位,动力供应却难以实现稳定,这就好比驾驶过程中,在踩油门的同时还希望保持车速一样困难!


       一直以来,诸多在智慧才情方面毫不输于 Leonardo da Vinci 的贤人伟智,前赴后继投身于此问题的解决之道。然而不得不说,其中达芬奇曾经用于自己设计的类似于今天“芝麻链”的结构,至今仍不失为有效抵消发条释放过程中不断降低的力矩之良策。

       芝麻链这个词,fusee chain,起源于法语 fusée 和拉丁文 fusata,本意是绕满了线的纺锤。据说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确切起始无处可考。故名思形,它包含一个同心层层相叠且逐渐减小的宝塔状齿轮盘,以及一根缠绕其上的链节状似一粒粒芝麻的链条,与连接发条的主要动力转轴紧密相连。


      如果一下潜入微观世界考究极致复杂的芝麻链结构,难度实在太过突兀,可以拿身边的变速自行车链齿轮作比,由此及彼。变速车使得骑行者可以根据爬行的坡度或希望的踏频、力度与速度来调换档位:将链条置于直径更大或更小的一组相叠齿盘中一个,从而可以令随时改变踏频、力量与一次踩踏滑行的距离,也即是速度。


       这与钟表内“芝麻链”的效果异曲同工。当钟表发条盒逐渐上满链,它的张力逐渐达到最强,动力转轴不断拉紧芝麻链缠绕到宝塔齿轮顶端周长最小的一圈;而当发条逐步释放,张力逐渐减弱,转轴的拉力放松,芝麻链慢慢绕到直径更大的圆盘,直到最外圈。更明白地说,张力越大,被缠绕在宝塔轮部分的芝麻链长度越小;而张力越小,缠绕部分长度越大,如此以来,作为二者乘积的“力矩”始终相差不大(“力矩”=力*着力点到转轴的距离),而发条部分力量的释放始终保持力矩的相对一致,摆轮也实现了振频相对稳定,钟表走时实现相对精准。芝麻链传动系统的效果在17世纪广为认可,当时它主要应用于航海天钟,那时往往整艘船舰上所有船员的生命都仰赖这项复杂机械结构。如果说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端看今天芝麻链重新博得众多“大牌”的欢心,它对于发条结构诞生之初弊端的解决程度不言自明。朗格 (A. Lange & Söhne) 自1995年以来,Pour le Mérite 芝麻链表款推出至少4个版本,宝玑 (Breguet) 于2012年推出红金款 Tradition 7047 芝麻链陀飞轮,还有来自真力时 (Zenith) 的 Christophe Colombe Hurricane,以及来自新贵迪威特 (DeWitt) 的芝麻链恒定动力陀飞等等。



       15世纪初,以纯手工设计制造今天对于“CNC数控机床”也是挑战的精密机械结构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但那时芝麻链主要用于大尺寸的航海钟;今天在直径40毫米的微观方寸里,将近700个细幼零件装配于不超过0.3立方厘米的空间内,并顺畅运转,这着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个奇迹!



       如今的“改良版”芝麻链对于原有弊端还做了修正与克服:比如以缓慢旋转的涡轮结构取代传统意义同心式宝塔盘结构,由于涡轮与发条盒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力量 得以直线方式传输,如此链条得以大大缩短;相应增加“芝麻”链节的尺寸,有些品牌还在连接关节处使用红宝石轴承,大大减少了摩擦带来的副效应,提高了耐用度。正是由于这些改进,使得芝麻链在诞生6个世纪后的今天,重新焕发了生命与光彩!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加载更多
写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