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豪雅针对汽车和飞机推出了名为“Autavia”的仪表计时器,名称正是取之于英文单词“Automobile汽车”和“Aviation航空”的开头字母。此乃“Autavia”系列的前身,其12点钟位置的小表盘显示分钟,中间的大指针为计时秒针,6点钟位置乃12小时刻度。
1958年,豪雅品牌的老板Jack Heuer作为领航员参加汽车拉力赛。在比赛中,英文12点钟的分钟显示盘太小,导致他把时间看错,慢了一分钟。最终他们的团队排名第三,而不是第一。回去之后,Jack Heuer本人非常生气,于是将这一系列停产,并重新开发了中间大指针为计时分针的的全新仪表计时器,取名为“Autorallye”。这样的话,就更容易读取准确的分钟时间。
1958年,一气之下的豪雅老板Jack Heuer把仪表盘Autavia系列停产。直到1961年秋天,他决定创造一个新的“Autavia”,作为计时手表而存在。在那之前,豪雅从未在计时手表上添加转动表圈。于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Autavia”得以诞生了。
首批的“Autavia”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种是60分钟圈,允许佩戴者在小于一小时的限定间隔内设置标记,型号Ref.2446M,累计计时时间长达12小时; 第二种是12小时圈,用于显示第二时区,型号Ref.3646H。它们都搭载Valjoux手动上链机械机芯,彼时售价分别是119.5美元和99.5美元,于1962年正式上市销售。
38毫米钢壳,黑底,左右小表盘选用白色,配合自然老化的镭夜光,真漂亮。
1969年3月3号,豪雅联合汉米尔顿、百年灵、Dubois-Depraz、Buren推出了Cal.11机芯,成为首批自动上链的机械计时机芯。当时,豪雅拿到这些机芯装载于Autavia之上,由此诞生这一系列的第二代手表产品。
当时为促销,豪雅曾在美国市场同香烟品牌Viceroy发起一项活动。表友可以凭借该品牌的香烟购买凭证,以80美元的优惠价格购买搭载最新机芯的Autavia,不然就是200美元。
黑色底盘、白色小表盘、醒目的红色指针,让这款型号为1163V的Autavia极具辨识度。也因为这项促销活动,其被俗称为“Viceroy”。
上世纪石英危机时,因为行业巨变、产品战略失败、以及被中国客户给爽约,Heuer豪雅品牌不幸在原始家族手上丢失,80年代,Autavia系列停产。之后虽然发售了一些复古款,但都是零星产品,并不是作为大规模量产系列。
2009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品牌创立150周年的大日子。豪雅推出了一款自动计时机芯,名为Cal.1887。本来这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在这款机芯推出以后,豪雅却受到了铺天盖地的质疑。质疑的地方不在于机芯本身的好坏,而是在于机芯的“来源”。
国外著名钟表论坛Watchuseek的表友发现豪雅这款Cal.1887机芯居然和日本Seiko Cal.6S37长得一样。最后豪雅高管不得不出来声明,解释说Cal.1887机芯其实是豪雅向日本Seiko购买了专利版权,然后豪雅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虽然豪雅并不是直接采用Seiko的成品机芯,也不是买图纸完全照版加工,但是在这枚机芯的宣传上还是出现严重错误。因为他们当时在公开宣称介绍这枚新机芯时,用“100% in-house百分百自产”来形容。
直到2013年,豪雅推出了Cal.1969,才真正成为品牌历史上独立研发的第一款自动上链计时机芯。而这款机芯相较于之前修改于日本Seiko的Cal.1887,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计时功能由“水平离合”换成了“垂直离合”,性能会更好。因为是独立研发的第一款,而后豪雅又将Cal.1878改名为了Cal.01。
对于80年代至今的这一批复刻款、小范围发售款,大家可以将其视为“番外版本”。
2019年,豪雅推出了第三代的Autavia,采用全新的复古外观设计,诸如烟熏表盘、青铜表壳、植鞣牛皮表带、尼龙NATO表带等搭配。而除了外观,这几款腕表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其机芯基于Sellita升级改造。其内部的游丝是豪雅独创的“碳纤维游丝”,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游丝,它的走时性能更好。而同现在大热的硅游丝相比,碳纤维更加地坚固耐用。
碳纤维游丝已经被豪雅取得专利,为了开发这款游丝,豪雅组织了由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组成的团队,而不是传统制表师。为了彰显碳纤维游丝对于走时带来的进步,豪雅特地将这几款表称为了“Isograph”,同时手表均通过了COSC天文台认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