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腕表文化] 情怀营销,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情怀营销,殊不知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深受它的影响。2017年5月3日肯德基推出了“嫩牛五方回来了”,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但是#嫩牛五方回归#这一话题的热度直线飙高,微博、微信指数飙升。不仅如此,那些没有吃到嫩牛五方的网友纷纷表示很伤心。可以说肯德基这一次的营销获得的效果非常的成功。当时我也专门到肯德基买嫩牛五方,第一次店员说当天的嫩牛五方卖完了,第二次,排了很久的队终于买到了,一吃好像也不是记忆中的味道。
肯德基嫩牛五方“回归”广告
话题扯远了,在饥饿营销日渐甚微的今天,限量款似乎对消费者没有了吸引力。手表市场上,许多标榜“限量”的手表,市场销售情况比不上预期。但是只要跟“情怀”扯上关系,消费者不仅买账,宣传手段上似乎深入了一个层次。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最喜欢打“情怀牌”的国产表,除了情怀以外,国产表还剩下什么。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的手表行业迅猛发展,同时期许多国产手表品牌创立并占据市场份额。这其中,海鸥表、北京表、上海表的表现尤为突出。七十年代,当时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足以看出手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国产手表之所以能在当时迅速的占领市场,不外乎下面这几个原因。第一,实用性能。在手机还没有普及,甚至打一个电话都需要去公共电话亭排队的情况下,手表就成为了唯一能够获取时间信息的随身物件。第二,社会环境影响。“三大件”作为评判一个人生活过得是否富足的依据,小青年结婚时的彩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手表的需求比现在要更高。第三,国外的手表品牌还没有大量占据手表市场。与当时的政策有关,也与老百姓的购买力有关。一块好的国外手表可能会花费普通百姓几个月的工资,在人均购买力低、恩格尔系数高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买一块国产手表就成了时下流行的趋势。
20世纪20年代“三大件”缝纫机、手表、自行车
但是在国家越来越富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手表对于人们而言不再是单纯的用来看时间的工具,可能有人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手表确实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举个例子,人们愿意花5万块钱买一块劳力士,却不愿意花一样的价钱买装有陀飞轮的海鸥。人们对于国产表的印象仿佛随着时间停滞,止步不前。尤其是在国外的手表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迅速占据市场份额,国产表的发展岌岌可危。在这样的环境下,国产手表品牌开始思考和改变策略转型,不仅抓紧研发核心技术(海鸥表在2001年开始研发陀飞轮,不到一年的时间研制出陀飞轮样板),在营销的手段上也转变思路,开始走“怀旧路线”。
海鸥18K金薄型手动陀飞轮男表218.12.8802G
上海表
上海表怀旧系列北京表复刻“一型表”广告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有的人追求新鲜的事物,也有人喜欢过去岁月中沉淀下来的老物件。国产表除了“情怀”之外,更多带给国人的反而是它的坚守。国产表相对于历史悠久的瑞士机械表、走时精准、制作精良的石英表,可能在品牌、工艺和创新上并不占优势,但是相对而言,国产手表起步晚,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钻研出陀飞轮等等复杂的技术已经很了不起了。留下一个问题给大家,在国产表的身上,除了“情怀”,你还想得到什么?(图/文 腕表之家 莫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