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亚在线精品店真的开幕了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卡地亚(Catier)开拓互联网营销业务的话题一直热议不断。直到10月23日,卡地亚官方微信正式发布:“卡地亚在线精品店现已开启!”一时间,舆论哗然。互联网搜索的关键词条中种种言论倾泻而出,“奢侈品巨鳄拥抱电商……” “卡地亚电商业务悄然上线……”“卡地亚开通奢侈品线上渠道,你买账吗……”
其实,自从8月15日,卡地亚破天荒地针对全新的Clé de Cartier K金精钢腕表进行“888元微信预售”,就已经是卡地亚联姻电商的前奏,而如今在线精品店正式上线,似乎也没有显得那么突兀。有意思的是,卡地亚对于在线精品店的开幕并没有进行媒体预热和大肆宣传,而这种黎明前的安静,似乎更加引起人们的众说纷纭。同时因为卡地亚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也让人们开始真正意识到电商热潮对于奢侈品行业的影响之大,各种有关的思辨和论断也甚嚣尘上。
是什么让奢侈品品牌们大动干戈?
麦肯锡曾公布数据,奢侈品线上销售占市场总量的4%,并以奢侈品行业整体增速的两倍在增加。如果持续以这个速度增长,5年后,奢侈品行业的线上消费额能够达到200亿欧元。相信谁看到这样的数字都会心动。而对于卡地亚的东家历峰集团来说,亚洲新兴市场低迷,2014-2015年财报显示,集团净利润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下跌,在这样的压力下,电商可能成为他们业绩增长的新的发展机会。无论是香港和内地调价,还是这次突然的开通电商,卡地亚都是希望可以借网购平台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给疲软的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奢侈品线上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最大的不同来自购买体验
既然奢侈品联姻电商听起来如此合情合理和势在必行,那么为何互联网喧嚣了这么多年,而奢侈品行业似乎才有了突破口,这对于一向走在前端的奢侈品行业来说,不是过于的后知后觉吗?
如果购买奢侈品时,没有了地段高雅的顶级品牌聚集的高端商场,没有了装修精致考究、品牌文化浓郁的专卖店,没有了漂亮帅气的导购员标准化的一对一得体服务,没有了对于每一件奢侈品触觉感知和探索欲望,最重要的是没有了没有购买奢侈品的优越感和奢侈体验!一切商品以网络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虚拟平台上,一键式轻松购买,那么所谓奢侈品的魅力是否会大打折扣?
另外,线上交易奢侈品的弊端不仅如此,互联网交易的安全性、体验感、法律风险……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拿最新上线的卡地亚来说,通过浏览卡地亚的线上精品店就能看出,卡地亚在网络交易安全风险和法律纠纷等方面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卡地亚中国在线精品店和顾客关怀中心分门别类地列出销售条款21条,里面涉及采购资格、支付、订单、配送、退换货……尤其是其中的销售合同确认,试想,您每购买一件奢侈品都是一次销售合同的签署,每一次线上交易,都会有个虚拟的人在跟你交代购买的责任和风险,这感觉……与线下精品店的体验相比,差距的确有点大。
卡地亚真的在这样玩吗?
我们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卡地亚的线上精品店中,能够真正实现线上交易的产品只占卡地亚总产品数的极少部分,而且是腕表、珠宝等主产品线的基本款和入门级别产品,就拿卡地亚最新推出的Clé de Cartier系列腕表来说,能够实现网上交易的只有Clé de Cartier系列的K金精钢腕表和一款皮带18K玫瑰K金腕表,其他的贵金属款式、镶钻款式和复杂功能款式都需要进一步电话预定和沟通。而此前就已经走上互联网交易的伯爵(Piaget)则可实现的线上交易更是微乎其微。
卡地亚此举不仅顺应了互联网大潮的趋势,赚了吆喝,还通过好卖的基本款和附属的香氛、皮具,赚了钱。还实现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抢占年轻的数字化消费者群体。这些年轻的依赖互联网生存的年轻消费者,排斥一切不能符合他们消费习惯物种,适应这些未来奢侈品消费主力的消费习惯,抢先在他们心中占领一席之地,起码是明智之举。
梦想向上!利益向下?
奢侈品最特别之处是和梦想的关系,那是人们心中被欲望包裹的梦想。梦想通常遥不可及,只是存在就会令人产生愉悦感,梦想不应该被轻易的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努力和付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足以。这个逻辑同奢侈品的逻辑如出一辙,这也是缘何奢侈品与梦想有着同样的魅力。而对于那些能够轻易获得一件高级腕表的人来说,奢侈品对于他来说,还有更终极的意义,正如电影《失恋33天》里面的一段经典对白:“对李可来说,爱情是奢侈品,LV是生活必需品;黄小姐这样的人呢,可能LV是奢侈品,但爱情是生活必需品。”无论是爱情还是LV,它们都是属于不同人的“梦想”,都是属于不同人的“奢侈品”。既然是梦想,梦想就只能向上。
《失恋33天》剧照
奢侈品集团一边想造梦,一边想造钱,其实这两种需求并不矛盾,矛盾的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互联网+时代之后,还会有新的时代挑战,以不变应万变的,是奢侈品的梦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