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尚待持续创新
       近期,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艾媒咨询发布《2012~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形形色色的产品仍与大众用户的生活有不小的距离,尤其是产品的硬件、应用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这些将直接影响未来我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

    宇龙酷派日前在北京发布了一款腕表,相比三星的超级手表,这款腕表并无手机的通话功能,其技术核心在于一种基于蓝牙传输协议的手机内容管理与交互功能。该公司副总裁张光强解释称,这款腕表的核心功能主要解决用户“反复开启屏幕查看手机”的麻烦,用户只须查看一下手表,便可知有谁发送了新短信。“此外,该款手表还将整合跑步计算器、睡眠质量检测等功能。”

    从智能手表来看,无论是三星还是酷派的产品,都以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配件思路为主。这两款智能手表的连接方式如下:手表通过蓝牙与手机(或平板)连接,每当手机收到新短信、邮件以及其他消息时,手表便会提醒用户,并提供快速预览。

    这两款智能手表不能独立拨打电话,但是具有健康追踪、音乐播放、摄像头等功能(但这些功能其他产品都早已具备)。高通手表Toq与三星的产品其实也大同小异,本身没有SIM卡,也没有WiFi功能,全部通过蓝牙和手机交互。开发者可以通过通讯技术给手机推送消息。但和三星不一样的是,高通手表Toq采用的是低功耗液晶屏和中央处理单元,待机可以达到4~5天。

    据悉,除酷派之外,联想、中兴通讯等国内厂商均在悄悄进行可穿戴设备的技术研发。盛大近期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GEAK魔戒,百度研发的类似谷歌眼镜的百度Eye也在内测中。

    除了手机厂商和创业公司以外,传统手表厂商也以试水的心态推出了一些智能手表。它们对电力更加重视,比如卡西欧去年推出的蓝牙手表依靠一颗CR2032电池可使用两年,西铁城的某款手表能够通过阳光自然充电。但不足之处是它们不够智能,除了最基本的短信、邮件提醒以外,没有其他功能。

    对于智能手表的定义,虽然目前业界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所谓智能手表至少应该有基本的拨打电话的功能,能作为一个通信工具独立存在。

    智能手表想要真正火起来,还有不少挑战。据了解,最致命的缺陷就是电池续航能力不足。一块普通的CR2032电池可以给大部分的卡西欧手表提供两年左右的使用时间,而目前的智能手表还无法坚持超过一周。对于天天佩戴的手表而言,过于频繁的充电显然只会让用户更加反感。即使对比松拓这样专业功能手表,智能手表的待机也算不上合格。防水,这个对于普通手表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却是智能手表的一大软肋;很多智能手表希望通过运动功能吸引用户,但是缺乏运动手表的坚固,一块脆弱的智能手表显然无法胜任一些强冲击运动。在千元价格的区间上,和天梭、西铁城等一些中档品牌相比,智能手表在做工、造型上也显得极其廉价和土气。

    另外,触控屏幕、运动功能这些智能手表主打的功能看似很“新”,但是和传统手表相比,这些功能并没有新意:天梭很早就有触控屏幕,松拓或卡西欧都有专业的运动、登山手表,并且还有更加专业的数据分析和专业外设。而蓝牙连接这样的功能我们在很多蓝牙设备或者耳机等外设上都已经屡见不鲜了,智能手表上几乎没有一个技术是独创,或者同类中体验最好的。缺少“杀手级”应用的智能穿戴设备,很难吸引大众用户。并且,智能穿戴设备多以单一性应用服务为主,缺少能够融合视频、摄像、导航、购物、通信沟通等多类型综合化应用服务,对用户的黏合性低。

    正如某科技网站资深人士所言:智能手表仍然有待不断摸索和创新,还需要一个足够好的产品打开市场,让消费者信服。目前而言,叫做“腕带式多功能互动终端设备”恐怕更为合适。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加载更多
写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