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2014巴塞尔钟表展] 2014年巴塞尔钟表展期间,腕表之家除了海量的新品资讯报道外,也是采访了诸多业内的资深人士,其中就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康威凯老师。作为巴塞尔的常客,康老师对历届表展都非常有发言权,接下来就让我们听一听他是如何评价今年的巴塞尔表展。
腕表之家:请康老师用三个词语总结一下今年的表展?
康威凯:我觉得这三个词用该是聚会、节日和绽放。
腕表之家:您能为我们分别解释一下吗?
康威凯:从社会的一种人类形态来说,基础的形态是交易和商业,再往上看应该是文化,文化是上层建筑,有一句话说的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商业做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就是成功了呢?我理解就是它所爆发出来的精神内涵已经让你足以忽略产品的本身。
你应该会发现今年表展聚集到这里的人当然是为了看表,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大家更注重这样一场非常难得的聚会。他不是钟表的聚会,而是以钟表为名令这些有着相同爱好的人能够在一起度过的一场快乐的盛大聚会。因为在出发前,国内的一些钟表者也质疑了我的一个观点就是爱表不一定要到巴塞尔来。但是确实我在今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看到了诸多国内顶尖的钟表收藏家,这也足以证明巴塞尔展会对于一个爱表者,不是媒体、不是经销商、更不是任何的从业者来说,它所具备的巨大魅力和吸引力才是支撑着巴塞尔钟表展多年来能够以这样一种面貌来绽放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巴塞尔表展最稳固的基础是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爱表人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这也印证了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一蹴而就,巴塞尔钟表展风风雨雨的走过了这么多年后形成了这样的规模,确立了在全球无可争议的最高端的地位,这些我觉得都是基于人们因为钟表而欢聚在一起,而不是那些只是来看看表,预测品牌的产品未来趋势。
腕表之家:您觉得作为媒体在今年的巴塞尔报道上有什么转变吗?
康威凯:就现在这个时候,作为媒体传播工作者来说,本届的表展已经进入尾声。本届报道还是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拿传统媒体来讲,它也尝试着运用新媒体的方式报道。比如开始发布微信,更新微博等很多全新尝试的东西。我们之前也想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假如钟永林先生还在世的话,他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逛2014年的巴塞尔表展。会不会有N个摄制组跟拍,灯光师、摄像师、化妆师围成一堆。所以说现在的巴塞尔报道形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本人也是在今天下午的这个时间同时被三个摄制组抓来抓去,另外还需要帮国内的VIP爱表朋友做各式的讲解,我自己已经有种分身乏术的感觉,但相信这种感觉到2015年会变得更加严重。
腕表之家:能最后为我们解释一下绽放吗?
康威凯:绽放就是巴塞尔表展在历届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家都知道在之前巴塞尔表展和SIHH表展是趋于各占一半的感觉,到今年很多人都能够发现巴塞尔表展的这种强势已经压的SIHH喘不上气。这也是基于SIHH被固有的展览形式和品牌所束缚,与此相比巴塞尔展览的开放、包容、多元化等众多因素都令其产生爆发性的能量。
多年来我一直强调任何活动1+1大于2就是成功的,拿巴塞尔来说就是钟表+巴塞尔就带来了众多的内容,当然今年也包括我本人的婚礼,这些都是绽放的内容。因为只有绽放了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知道之后就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拥有了商业价值后它才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世界时现实的,社会是现实的,如果只谈文化和风花雪月的话,不可能把一个活动做到这么好。
这就像大家关注奥运会一样,我经常用巴塞尔和奥运会相提并论。奥运会如果没有那些核心的赞助商、没有国家和政府的鼎力支持,奥运会也不会成就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力。所以我们不要在文化面前排斥商业,当然在谈商业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文化,这两种东西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腕表之家:您能为大家描述下今年中国媒体和表展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吗?
康威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巴塞尔肯定创下了有史以来中国媒体访问人数上的最新记录。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很多闯荡巴塞尔20多年的前辈,也有第一次来的新人,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在巴塞尔表展这些只是沧海一粟,大家尽情享受这个展览就好。
另外今年中国媒体的到了组委会史无前例的崇高礼遇,包括帮助我承办了婚礼,也帮助多家媒体准备了直播间,为到访媒体提供办理签证的便利以及提供了住宿方面的支持。常伟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在未来当中国媒体不再享有这些特殊待遇的时候,中国的媒体就真正成熟了。他们关注巴塞尔的眼光就更接近于客观了。其实众多初到巴塞尔的媒体更多的是抱着一种仰视的观点来看待这场展览,其实这是不对的。另一个极端就是说中国人不买奢侈品,世界名表与中国无缘,这种也是不客观的。我觉得成熟的媒体应当把巴塞尔当成是一个瑞士的文化现象去如实的关注和报道,同时通过自己多年的参与进行纵向的类比并作出评价,这才是中国媒体应该做的。
以上内容是由腕表之家前方报道工作人员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4巴塞尔钟表相关资讯,在之后的时间里,将继续为大家奉上更多、更直观的展会报道,敬请大家关注。(图/文 腕表之家 杨林)
2014巴塞尔钟表展专题网页:http://basel.xbiao.com/
腕表之家:请康老师用三个词语总结一下今年的表展?
康威凯:我觉得这三个词用该是聚会、节日和绽放。
腕表之家:您能为我们分别解释一下吗?
康威凯:从社会的一种人类形态来说,基础的形态是交易和商业,再往上看应该是文化,文化是上层建筑,有一句话说的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商业做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就是成功了呢?我理解就是它所爆发出来的精神内涵已经让你足以忽略产品的本身。
你应该会发现今年表展聚集到这里的人当然是为了看表,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大家更注重这样一场非常难得的聚会。他不是钟表的聚会,而是以钟表为名令这些有着相同爱好的人能够在一起度过的一场快乐的盛大聚会。因为在出发前,国内的一些钟表者也质疑了我的一个观点就是爱表不一定要到巴塞尔来。但是确实我在今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看到了诸多国内顶尖的钟表收藏家,这也足以证明巴塞尔展会对于一个爱表者,不是媒体、不是经销商、更不是任何的从业者来说,它所具备的巨大魅力和吸引力才是支撑着巴塞尔钟表展多年来能够以这样一种面貌来绽放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巴塞尔表展最稳固的基础是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爱表人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这也印证了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一蹴而就,巴塞尔钟表展风风雨雨的走过了这么多年后形成了这样的规模,确立了在全球无可争议的最高端的地位,这些我觉得都是基于人们因为钟表而欢聚在一起,而不是那些只是来看看表,预测品牌的产品未来趋势。
腕表之家:您觉得作为媒体在今年的巴塞尔报道上有什么转变吗?
康威凯:就现在这个时候,作为媒体传播工作者来说,本届的表展已经进入尾声。本届报道还是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拿传统媒体来讲,它也尝试着运用新媒体的方式报道。比如开始发布微信,更新微博等很多全新尝试的东西。我们之前也想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假如钟永林先生还在世的话,他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逛2014年的巴塞尔表展。会不会有N个摄制组跟拍,灯光师、摄像师、化妆师围成一堆。所以说现在的巴塞尔报道形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本人也是在今天下午的这个时间同时被三个摄制组抓来抓去,另外还需要帮国内的VIP爱表朋友做各式的讲解,我自己已经有种分身乏术的感觉,但相信这种感觉到2015年会变得更加严重。
腕表之家:能最后为我们解释一下绽放吗?
康威凯:绽放就是巴塞尔表展在历届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家都知道在之前巴塞尔表展和SIHH表展是趋于各占一半的感觉,到今年很多人都能够发现巴塞尔表展的这种强势已经压的SIHH喘不上气。这也是基于SIHH被固有的展览形式和品牌所束缚,与此相比巴塞尔展览的开放、包容、多元化等众多因素都令其产生爆发性的能量。
多年来我一直强调任何活动1+1大于2就是成功的,拿巴塞尔来说就是钟表+巴塞尔就带来了众多的内容,当然今年也包括我本人的婚礼,这些都是绽放的内容。因为只有绽放了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知道之后就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拥有了商业价值后它才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世界时现实的,社会是现实的,如果只谈文化和风花雪月的话,不可能把一个活动做到这么好。
这就像大家关注奥运会一样,我经常用巴塞尔和奥运会相提并论。奥运会如果没有那些核心的赞助商、没有国家和政府的鼎力支持,奥运会也不会成就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力。所以我们不要在文化面前排斥商业,当然在谈商业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文化,这两种东西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腕表之家:您能为大家描述下今年中国媒体和表展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吗?
康威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巴塞尔肯定创下了有史以来中国媒体访问人数上的最新记录。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很多闯荡巴塞尔20多年的前辈,也有第一次来的新人,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在巴塞尔表展这些只是沧海一粟,大家尽情享受这个展览就好。
另外今年中国媒体的到了组委会史无前例的崇高礼遇,包括帮助我承办了婚礼,也帮助多家媒体准备了直播间,为到访媒体提供办理签证的便利以及提供了住宿方面的支持。常伟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在未来当中国媒体不再享有这些特殊待遇的时候,中国的媒体就真正成熟了。他们关注巴塞尔的眼光就更接近于客观了。其实众多初到巴塞尔的媒体更多的是抱着一种仰视的观点来看待这场展览,其实这是不对的。另一个极端就是说中国人不买奢侈品,世界名表与中国无缘,这种也是不客观的。我觉得成熟的媒体应当把巴塞尔当成是一个瑞士的文化现象去如实的关注和报道,同时通过自己多年的参与进行纵向的类比并作出评价,这才是中国媒体应该做的。
以上内容是由腕表之家前方报道工作人员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4巴塞尔钟表相关资讯,在之后的时间里,将继续为大家奉上更多、更直观的展会报道,敬请大家关注。(图/文 腕表之家 杨林)
2014巴塞尔钟表展专题网页:http://basel.xb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