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表厂巡礼] 就在今年巴塞尔表展结束的时候,腕表之家有幸收到了新锐高级制表品牌Hublot(宇舶)表的邀请,参观了宇舶这家建成不到4年的高科技表厂,这家表厂虽然建成不久,规模也不是非常大,但所有瑞士最新最顶级的制表科技我们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与其说是一家制表厂,倒不如说是一家高科技工厂,在这里高科技与传统手工艺和谐相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家科技味儿十足的工厂……
当然一切的一切还是要从吃开始,由于之前的一周,所有媒体同仁都鏖战在被誉为表坛铁人三项赛的巴塞尔表展上,不夸张的说,表展期间,大家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顿舒心饭,所以在表展结束,参观表厂前一天的这顿虾宴可以说是这几天大家吃的最放松、最开心的一顿晚餐了,10分钟左右,桌上就只剩虾头了!
酒足饭后,在街上闲逛,这家店你就不能晚点儿关门吗?就算我的国家不允许我带它回家,你开开门让我摁两下也行呀。
宇舶的这家表厂位于Léman(雷蒙)湖畔的Nyon市,从日内瓦出发,开车顺着日内瓦湖一直往北出不多半个小时就都到了。
从日内瓦出发,自然又和这个久违的百米大喷泉见面了,它可以说是日内瓦的象征,从我第一次见到它就在想,它为啥能射那么高?
在去表厂的路上,看到瑞士的小学生在课间玩耍,这不禁想起了我年轻的时候。
2004年5月,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先生担任了宇舶表的首席行政官,在他的领导下,宇舶表飞速发展。到了2007年底,品牌营业额达1.5亿瑞士法郎,员工人数几乎翻倍。为满足发展需求,开始新建一家制表厂。2009年10月,这家占地6000平米的全新高科技制表厂落成并投入使用。
在进入表厂之前,大家都被厂门口这个超大号的宇舶表所吸引。
表厂的对面就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这让一周都被关押在展馆里的我们,心情瞬间豁然开朗。
与其它表厂门厅庄严的感觉不同,宇舶表厂的门厅布置的像家一样温馨。
我强烈建议宇舶一定要涉足一下家居领域,这个桌子一定会卖的非常好,它要是还能看时间就更加完美了。
这位看上去不太年轻的帅哥就是我们今天的向导,他将带领我们参观表厂的每一个生产环节。
为了保证车间的整洁,在参观之前,必须换上特定的服装。
宇舶工厂一共有四层,一层是制做机芯的零部件,从原始的黄铜切割开始;二楼是零部件的抛光与打磨,以及检修,三楼四楼是组装车间,另外还有一个高复杂表工作室。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表厂中最有趣的一个部门,“魔力金”工作室。魔力金是宇舶专利的一个材质,在2012年推出时震惊了表坛,是一种完全防刮伤的18k金,目前只有钻石能在上面留痕迹。
18K金容易被划伤一直都是困扰贵金属腕表的一大问题,所以在两年前,比弗先生找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科院校之一的瑞士洛桑理工学校,到那里问能不能制作一种防刮伤的18K金,然后洛桑理工学校就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去专门研发这种所谓魔力金的制作。
这位给我们讲解的帅哥就是以前洛桑理工学校的老师,也是这个科研小组的成员,最后这个小组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找到了魔力金的成分配方和做法,之后宇舶就把这位老师请到表厂来工作,现在由他专门负责宇舶魔力金的生产。
魔力金的做法大致分为五部,首先把陶瓷粉末导入模具中,然后通过2000巴(相当于2000个大气压)的冷压处理使陶瓷粉末成为陶瓷圆筒,它的大小和形状与表镜的形状差不多,所以到时做出来的尺寸也和表镜差不多。
第三部就是把经过冷压处理的陶瓷圆筒放到这个机器里面,通过2200度的高温和100豪巴的压强,使陶瓷微粒连结为坚硬的整体。
第四部将24K纯金在1100度高温下熔化成为液态后灌注至胚体中,由于陶瓷圆筒的分子与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所以黄金分子可以和陶瓷的分子相互融合。最后一步就是继续施以高温与高压,直至黄金分子完全渗透和填满陶瓷圆筒的每个空隙,右边就是注入黄金后的圆筒,重量和左边的不可同日而语。
分子相溶之后,宇舶会严格控制黄金的比例,使其占到75%,所以魔力金表壳是地地道道的18K金表壳,同时象征18k金的圣伯纳狗头和天平印记也会印在上面。
之前那个很重的金圆筒会被切成一片一片的,刚好是表圈的形状,然后抛光,把黄金的色泽抛出来,之后就呈现出了魔力金所特有的古铜色。
最后为了印证魔力金的永不磨损,我们特别进行了破坏性试验,找来钻头在上面疯狂乱划,结果果然名不虚传。
之后,宇舶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说,这些魔力金材质的零件都放在这里一年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上面划过,至今都没有出现过划痕,倒是钻头都坏了好几个了。我想谁买了这款表都不会这么跟它过不去吧,至于接下来的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腕表之家的后续报道(腕表之家 图/文 毛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