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历史
       五艘帆船参加了首届“中国海帆船赛”,其中包括来自“香港游艇会”(RHKYC)的叁艘帆船、一艘来自日本的帆船和一艘来自菲律宾的帆船。这几艘并没有配置无线电设备的帆船在驻港皇家海军后备队的护航下,完成了前100海哩的航行。启航后的第六天牴达终点线—马尼拉湾外的柯里基多岛海域。完成比赛的选手在此受到“马尼拉游艇俱乐部”会员的接见。 Chris von Sydow 凭借107小时29分钟57秒的成绩获得冲线赛冠军(Line Honours),将Reverie号帆船的名字刻划于“星期日电讯报杯”(Sunday Telegraph Trophy for Line Honours)以及“中国海帆船赛奖杯”(China Sea Race Trophy)上。


  1964年

第二届“中国海帆船赛”吸引了12艘帆船参赛。

  1966年

参赛帆船数量增加到13艘,其中包括着名的Stormvogel号。在冲线赛冠军的荣誉争夺中,Stormvogel号以领先第二名26小时的傲人成绩赢得比赛,但在障碍赛中却只名列第五。在3月31日(星期四)的赛前晚宴时分,日本帆船Fuji号从东京出发完成了其1,500英里的首航,观众起立向他们致以热烈的掌声。不幸的是,由于准备仓促,船员忘记携带饮用水,最终在体力耗尽的状态下被迫放弃比赛。

  1968年

参赛帆船数量增加到17艘,这一年,该赛事首度成为初次举办的“世界帆船锦标赛”(World Ocean Racing Championships)其中一站,这项比赛每叁年举行为一次。

  1970年

来自日本的参赛帆船Chita III号一举夺得奖杯,并以领先2.5小时的优异成绩打破先前Reverie号持有的大赛纪录。

  1972年

“中国海帆船赛”正式获得“英国皇家帆船大赛会”的认可,并首次根据“国际离岸航行准则”(IOR)等级进行。 “中国海帆船赛”被纳入首届“中国海系列帆船赛”(China Sea Race Series),其他比赛还包括香港和马尼拉的近海帆船比赛。

  1974年

Mamamouchi 号连续第二次获得冲线赛冠军,比赛期间大部分时间吹微风,间歇出现雷雨狂风及速度达30节的强阵风,导致许多叁角帆被撕成碎片。

  1976年

450位嘉宾出席了“中国海帆船赛舞会”(China Sea Race Ball),总督麦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和麦理浩伕人(Lady MacLehose)以嘉宾身份出席舞会。当晚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正逐步向马尼拉和中国南海前进的台风玛丽,导致开赛时间延迟了一天。来自五个国家的32艘帆船参加了本届比赛,包括来自澳洲,身长73英尺的帆船Ballyhoo号,这艘船由于体积太大,无法在避风港内停泊,不得不被安置在添马舰海军基地(HMS Tamar)的海军盆地(Naval Basin)内。

  1978年

根据赛前说明,所有的船只都应携带单边带SSB无线电话台,并在每场比赛开始之前进行适航性测试,进而将测试结果进行电脑化处理,以便尽早发布这些资料。最终,Uin-na-Mara III号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中国海帆船赛奖杯”上,凭借在15至18节风速完成比赛,赢得精彩,更被描述为“在10分钟时间内,彷如一只大鲸鱼般(30-40英尺)于距离我们¾英里处施展后空翻及其他体操动作”。

  1980年

“香港游艇会”(RHKYC)庆祝第10届“中国海帆船赛”成功举办,于“中国海系列帆船赛”中增加了围绕Pedro Blanco进行的一项中级近海赛,没有预料的是,由于强烈季候风,终点团队被困在横澜岛(Waglan Island)上,导致叁名参赛者于36个小时之后才以空运送返。

  1982年

本届比赛出现了有史以来体积最大的参赛帆船— Ji Fung号,而Mamamouchi 号则第叁次获得“星期日电讯报杯”—成为“中国海帆船赛”50年举办历史中唯一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参赛帆船。

  1984年

本届比赛创纪录的参赛名单中包括Lady Fling号,船上所有船员均为女性,但最终奖杯却被Nirvana号(星期日电讯报杯)及Tsunami号(中国海帆船赛奖杯)夺得。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于本年成为“香港游艇会”第一个商业赞助商。

  1986年

Sidewinder号获得冲线赛冠军,而庞辉(Frank Pong)则驾驶(原)Maiden Hong Kong号首次获得“中国海帆船赛奖杯”。船上餐饮供应包括板鸭及鱼子酱。 Marauder号则带上了Bela Vista的经理担任主厨,尽琯他那时打着石膏。丝卡(Silk Cut)首次参与提供赞助,贡献出沿用至今的永久奖杯。

  1988年

Neil Pryde驾驶Sunstreaker号首次捧得“中国海帆船赛奖杯”,获得“国际离岸障碍赛”(IOR)第一名。比赛的第四天晚上,巨大的风暴袭击了船队,风速达到70节,折断了身长51英尺的Foo 2号的桅杆。

  1990年

在比赛开始的前一天,身长50英尺的Cyclone号和Foo 2号在维多利亚港进行对抗赛。在64个参赛首发名单中,Corum II号获得了“星期日电讯报杯”以及“中国海帆船赛奖杯”,并在过程中赢得IOR级别冠军。而Island Fling号则在障碍赛中拿下CHS级别冠军。 Cyclone号在比赛中失利,引用他们当时的赛后感想“左(右)舷抢风行驶200海哩便失掉比赛...。。”。

  1992年

“中国海帆船赛”首次出现来自俄罗斯的参赛帆船,并设立了IMS级别比赛。 1993年“中国海岸帆船赛事周”(China Coast Race Week)开幕前的最后一场“中国海系列帆船赛”遭遇了一场微风离岸赛,X-Rated号以创纪录的123小时23分17秒获得冲线赛冠军。

  1994年

“中国海帆船赛”举办后,“马尼拉游艇俱乐部”又在马尼拉湾组织举办了一项近海帆船赛,这项比赛后来发展成为“总统杯”(President's Cup)。

  1996年

本届赛事首次以苏碧湾(Subic Bay)为终点,Karl Kwok 驾驶Beau Geste号拿下了两座奖杯,并创下了75小时53分56秒的最新赛事记录。比赛进行的第一晚,在15节风速下,Bugis号失去了第一个上风浮标前的桅杆;Fast Company号在一次突然横转后丢掉了帆具;而Boogie Flash号则更是折断了帆杠。

  1998年

“苏碧湾游艇俱乐部”(Subic Bay Yacht Club)创立的年份,Ffree Fire号获得了有记录以来最慢的冲线赛冠军,而Subic Centennial号则获得了让分赛冠军。

  2000 年

在千禧年的首届“英国皇家海洋帆船俱乐部”(RORC)比赛中,Karl Kwok驾驶Beau Geste号,以47小时43分07秒的优异成绩,打破了他先前创下的75小时53分56秒之记录,追平了1962年Reverie号创下的成绩,最终领先第二名将近60个小时。到目前为止,该纪录仍未被打破。

  2002年

Jelik号以稍微超过92小时的成绩,夺得冲线赛冠军,由于微风影响,本届比赛29艘参赛帆船中只有17艘完成比赛。萝莉‧施密特(Roly Schmitt)感到欣慰的是,在她首次获胜的20年后,Red Baron号再次协助她举起了“中国海帆船赛奖杯”。

  2004年

“中国海帆船赛”成为新成立的“亚洲帆船巡回赛”(Asian Yachting Circuit)当中一项赛事。来自菲律宾的参赛帆船Karakoa号在比赛第一天晚上遭遇艰险状况,舵承出现泄漏。

  2006年

在SkyWave和Purplefinder技术的赞助下,“中国海帆船赛”利用Inmarsat D 通讯终耑首次推出了赛事追踪服务,让远在家中的亲朋好友每隔一小时就能收到参赛帆船的最新讯息。两艘RP72型帆船在海上平头并进65个多小时后,彼得‧莫顿(Peter Morton)掌舵的Boracay号最终险胜Jelik号。

  2008年

在瑞士制表翘楚劳力士的赞助下,比赛再次升级,并改名为“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加入一系列着名离岸赛之列,包括“劳力士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Rolex Sydney Hobart Yacht Race)(625海哩)、“劳力士法斯特耐特帆船赛”(Rolex Fastnet Race)(608海哩)及“劳力士地中海帆船赛”(Rolex Middle Sea Race)(607海哩)。劳力士亦因赞助赛事与“香港游艇会”结成战略郃作伙伴。 TP52 Strewth号在比赛的第一晚就出师不利,失去了龙骨,幸于退役的Cloud号护航下,最终得以安全返回香港。 Subic Centennial 号在距离首次获胜10年后,再次捧起“中国海帆船赛奖杯”,而Hi Fi号则获得冲线赛冠军。

  2010年

这一年, Neil Pryde驾驶Hi-Fi号获得两项荣誉,并连续第二次获得冲线赛冠军,历经22年的等待,再次将自己的名字刻划于“中国海帆船赛奖杯”上。

  2012年

“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迎来五十周年纪念。至此,该项赛事已经发展成为完全成熟的一级离岸赛(Category 1 Offshore Race)。所有参赛船只均配备Yellowbrick追踪系统,以便紧贴赛况。

  2014年

第二十七届赛事将于2014年4月16日(星期叁)启航,必将缔造另一重要历史时刻。目前,赛前训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历届“星期日电讯报杯”(Sunday Telegraph Trophy)得主—

  冲线赛冠军(Line Honours Winners)

  年份 船名 船长

  1962年 Reverie C.F. Von Sydow

  1964年 Reverie C.F. Von Sydow

  1966年 Stormvogel C. Brunzyeel

  1968年 Green Beret R. Barhett

  1970年 Chita III H. Yoshida

  1972年 Mamamouchi R.J. Mcaulay

  1974年 Mamamouchi R.J. Mcaulay

  1976年 Ballyhoo J. Rooklyn

  1978年 Kialoa J.B. Kilroy

  1980年 Mile High J. Ma

  1982年 Mamamouchi R.J. Mcaulay

  1984年 Nirvana M. H. Green Jr。

  1986年 Sidewinder D. Rumble

  1988年 Charley J. Leet

  1990年 Corum L. Gelisseau

  1992年 X-Rated R. Strompf

  1994年 Millennium F. Pong

  1996年 Beau Geste K. Kwok

  1998年 Ffree Fire S. Chan

  2000年 Beau Geste K. Kwok

  2002年 Jelik F. Pong

  2004年 Jelik F. Pong

  2006年 Boracay P. Morton

  2008年 Hi Fi N. Pryde

  2010年 Hi Fi N. Pryde

  2012年 Genuine Risk Geoff Hill

历届“中国海帆船赛奖杯”(China Sea Race Trophy)得主—

修正时间内让分赛总冠军(Overall Winners on Corrected Time)

  年份 船名 船长

  1962年 Reverie C.F. Von Sydow

  1964年 West Wind II D.E. Westerhout

  1966年 West Wind II D.E. Westerhout

  1968年 Snow Goose II C.B. Moller

  1970年 Chita III H. Yoshida

  1972年 Mamamouchi R.J. Mcaulay

  1974年 Clarissa A. Briddon

  1976年 Ballyhoo J. Rooklyn

  1978年 Uin-Na-Mara III H.H. Ross

1980年 La Pantera C.W. Ostenfeld

  1982年 Red Baron R. Schmitt

  1984年 Tsunami J.S. Cains

  1986年 Maiden HK F. Pong

  1988年 Sunstreaker N. Pryde

  1990年 Corum P. Briand

  1992年 Lethal Weapon H. Kaye

  1994年 Intrigue Dr. I. Nicolson

  1996年 Beau Geste K. Kwok

  1998年 Subic Centennial E. Echauz

  2000年 Beau Geste K. Kwok

  2002年 Red Baron R. Schmitt

  2004年 Ffree Fire S. Chan

2006年Mandrake N. Burns/ F. Kinmonth

2008年Subic Centennial M. Fidel/ E. Echauz

  2010年 Hi Fi N Pryde

  2012年 Zanzibar Jonathan Mahony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Doremilaso
Doremilaso
怎么这么搞笑
2015-03-30 11:28

热门推荐
加载更多
写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