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钟表文化] 谈到古董腕表,微小细节非常重要。事实上,它们基本就是一切。评估表盘原始性时,细节变成双刃剑,因为任何替换或改装表盘都会对腕表整体价值产生极大影响。这就解释了从1970年代起出产的腕表,表盘底部“Swiss”(瑞士)或“Swiss Made”(瑞士制造)两侧装饰的奇怪圆形小标记的各种问题。这些小标记实际上是小写希腊字母Sigma(西格玛 ∑,σ),因此携带这种标记的表盘也被恰如其分地称为“Sigma Dials”(西格玛表盘)。问题在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关于西格玛表盘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错误的,且错得浅显易见。所以我决定深入挖掘,尝试弄清西格玛表盘出现的确切时间和背后原因,故事比我预想的更加有趣。
关于西格玛表盘的第一个谣言:这些小字母是强制标记,是70年代初期制表品牌被突然强制添加的。这种说法当然不切实际,因为西格玛是制表品牌的自主选择,是一种鉴别标志。更具体地说,它是加入推广金质腕表行业协会APRIOR(l’Association pour la Promotion Industrielle de l'Or)的几个品牌的专属标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有西格玛表盘腕表。该协会由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牵头,1973年成立,目的明确,即促进腕表实用金质零件,提高机械腕表内在价值。
相信你一定记得当时瑞士钟表行业所面临的境况:全球经济哀鸿惨淡,石英浪潮冲击之下,机械技术行将落伍。想要强调旧有机械腕表的深层价值,还有什么比提及具有内在价值的零件更好的办法吗?这里的逻辑乍听起来可能有些不明所以,但我们要考虑到70年代的黄金价格飞涨,1970至1974年间,黄金的价格翻了五倍。西格玛符号证明腕表的指针和时标由纯金制成。APRIOR在营销活动中强调:“购买携带西格玛标志的腕表是一种可靠的投资。”
最终,即便还是无法完全信服,但至少西格玛倡议听起来合情合理。然而,西格玛倡议可能并没有APRIOR声称的那么具有创新性,因为它与欧米茄在1950年代中期使用的“OM”标志非常相似(而且你可以看到APRIOR成立同期欧米茄推出的超霸Apollo XI Ref.BA 145.022-69腕表)。欧米茄确实选择了使用“OM”来标记纯金制成的表盘,这种标记不涉及指针和时标,但它和西格玛在概念上非常接近,当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找出“OM”标记影响APRIOR的证据。
虽然APRIOR正式成立于1973年(其章程于1972年起草),但西格玛符号早在1971年8月就已注册商标。许多资料将第一枚西格玛表盘的问世时间定在1973年,如果以腕表(通常是最好的证据来源)为凭据,我们可以证明1973起源说是完全错误的。你可以找到大量1970年出产的,带有系列编号和西格玛标志的劳力士腕表。这意味着,西格玛表盘的问世不仅早于1973年和APRIOR的成立,还在西格玛标志注册商标之前,它们可能是先于商标提交批准和更广泛的计划勾勒成型,某个个体表盘制造商的手笔。
如果再次查阅商标,我们会发现它一直不断更新直至2003年,而APRIOR则在四年后(2007年)正式推出历史舞台。就劳力士而言,品牌停止使用西格玛表盘应该是在1970年代末,比通常认为的1975年要稍晚一些。这里的美妙之处在于,市场上拥有大量的劳力士古董腕表,使我们可以非常轻易地追溯西格玛表盘的应用年代。然而遗憾的是,仅凭劳力士还无法全面洞悉西格玛表盘的秘密。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品牌加入APRIOR(任何给定时间都有五至九名成员),为其供应机芯的制造商如Stern和Singer也生产西格玛表盘。除了劳力士,这其中最著名的品牌当属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和IWC万国表。
只需稍加体察,就足以清楚了解很多1970年代出产的著名表盘也应用的西格玛表盘,如百达翡丽鹦鹉螺和Ellipse d’Or、江诗丹顿222(方形表款)、以及IWC万国表工程师。饶有趣味的是,和劳力士腕表一样,这些表款并非全部配备纯金表壳;许多情况下,一枚不锈钢腕表也能装饰西格玛符号,只因配备了纯金指针和时标。
通过这些品牌,我们能够更加深入挖掘西格玛表盘的时间线,因为不管是百达翡丽鹦鹉螺,还是江诗丹顿纵横四海,直到1990年代都仍在应用西格玛表盘。这一关键信息也让我们能够澄清关于西格玛表盘的另一个谣言,它们绝非替换表盘,而是原装正品,只要这些腕表符合特定品牌系列应用西格玛表盘的时间线。原则上,我想给出应用西格玛表盘的明确截止日期,但一切尚在未定之天。我所能找到了最后的西格玛表盘,配备在2000年出产的腕表内,但注意表盘是批量制造,腕表2000年生产并不意味着表盘也是如此,后者的出产年份可能更早。
尽管截止日期存在不确定性,但我坚信了解西格玛表盘的来龙去脉,明晰在哪儿能见到(以及在哪儿见不到),有着切实的意义。例如,1960年代出产的腕表配备西格玛表盘,就肯定不是原装配置。回顾西格玛表盘的历史,我们必须对APRIOR的倡议给予称赞,但同时也需坦诚面对西格玛表盘的真实故事:它从来不是为整个制表行业设想的全面措施,也丝毫无助于防止1970年代的石英危机。
APRIOR声明第二页还提到了西格玛符号用于表壳、表链甚至标签;调查肯定没有结束
这个持久议题关乎最基础的假设,即终端客户真的重视了解自身腕表的一部分零件是否由贵金属制成。在我看来,上述假设似有缺陷,因为这种类型的知识并不带有APRIOR期待的情感因素,况且可能很大一部分客户根本不知道西格玛符号的存在。毕竟,没有人会心存熔炼后当废品卖掉的目的入手一块腕表;再者,三枚指针和十二个时标的纯金净重又能有多少?
这解释了两件事:为什么西格玛表盘在行业中没有留下很多持久印记,以及为什么专注工艺吸引力才是制表行业图谋长远发展的明智选择。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蕴意,即古董腕表世界错综复杂,对于任何给定主体,都有版本众多的故事,其中不乏劣质信息。总而言之,多做一点额外的研究是值得的。(图/文 腕表之家 许朝阳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