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品牌新闻]沙夫豪森IWC万国表建立全新制表中心,将传统制表技艺与尖端工艺和技术和谐融汇。机芯元件和表壳的生产借助于超先进的车削和铣削加工中心,能够确保出色的质量和精度水准。而自主机芯的装配则需倚赖细心谨慎的手工作业。只有经验丰富的钟表大师的双手才能让腕表的机械心脏搏动。
IWC万国表的全新制表中心坐落于瑞士沙夫豪森镇(Schaffhausen)的郊区,仅仅21个月便完成了建设。走近这幢建筑,人们会立刻明白品牌的“良苦”用心:这是这家制表商为自己打造的不折不扣的“纪念碑”——设计上而言,它具备纪念碑的雄伟壮观;内涵上而言,它的诞生正逢品牌诞辰150周年。黑色窗格玻璃立面,与超出建筑立面的白色平屋顶共同构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视觉冲击画面。“我们的创始人佛罗伦汀·阿里奥斯托·琼斯(Florentine Ariosto Jones)早在1868年就开始将传统制表技艺与先进的生产工艺相结合。从此以后,我们不断将他开创的这种工程理念进行系统性地演进;直至今日,在我们新建的制表中心,我们依然矢志不渝地践行着这种精湛工艺与精密技术的巧妙融合。当然,这个新建筑的作用不仅限于提供出色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它还承载着IWC万国表品牌的灵魂,它向全世界的来宾敞开大门,让人们有机会近距离体验我们的自主机芯和表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IWC万国表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格莱恩格-海尔(Christoph Grainger-Herr)如是说。
在新建的制表中心,IWC万国表实现了机芯元件、自主机芯以及表壳在“同一屋檐”下的集中化生产——这是公司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这对IWC万国表的首席运营官Andreas Voll而言,代表着他长久以来的一颗希望的种子终于开出现实的花果:“这幢新建筑让我们有机会精准部署生产流程,使之达到最佳状态,确保其流畅运行、呈现卓越品质。比如,从原材料到单个机芯元件再到机芯成品——这一整套价值创造流程都按照逻辑顺序部署在同一个楼层。这是我从2007年加入IWC万国表以来,始终未变的一个梦想。”
先进技术超凡精度
穿过气势磅礴的9米高门厅就可直接进入机芯元件制造车间。大约有1500种零件在这里生产,分别用于以下机芯系列:52型和82型自动上链机芯系列、59型手动上链机芯系列,以及69型计时码表机芯系列。既包括机芯底板、板桥和摆陀等复杂部件,也包括切换杆、发条或定位元件等小型零件。某些小零件裸眼几乎无法看清。这个部门的任务还包括生产万年历、年历和陀飞轮等复杂装置的元件。
机械表属于复杂精密的机械装置,多达数百个零件在其中不停运转、履行职能。因此,其对精度的要求极高。“以52型机芯的底板为例,经过铣削工艺处理后的机芯底板必须具备大约400个几何特征,最小生产公差仅为几千分之一毫米,”Voll如此解释道。这也是为什么机芯部件涉及的大多数生产步骤都是自动化的。只有先进的、由计算机控制的车铣中心才有能力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部件。
仍然以52型机芯为例,其底板由高度现代化的加工中心进行铣削,该加工中心能一次装夹加工多个黄铜毛坯件。刀具和加工位置可以自动更换,并达到超凡出色的精度。原材料的进给和成品零件的拿取由关节型机器人完成。
专用电镀车间专业表面修饰
机芯元件在电镀车间接受表面工艺处理,从而达到期望的表面修饰效果。“这里的核心任务是防腐蚀和打造迷人外观。例如镍铑合金防护层可防止黄铜元件氧化而生成铜锈、失去光泽,同时赋予元件银白色泽,”Voll介绍道。带镌刻的机芯零件的生产流程尤为复杂。以发条夹板为例,第一步是对其进行整体镀金,然后在镌刻的图/文上进行一层涂层工艺处理。在添加了日内瓦波纹后,部件被放入电镀池内镀铑,任何剩余的涂层均被清理掉,镌刻的图/文便会闪耀金色光泽。
手工装配一丝不苟
IWC万国表全新制表中心——机芯装配作业
从机芯元件生产到机芯装配之间的过渡是无缝衔接的。机芯元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而机芯装配则是必须由手工完成的精细作业。没有任何机器能够胜任如此复杂之机械装置的组装工作,也唯有人手能让冷冰冰的机械焕发生命。首先是预装阶段,要先将夹板和板桥(二者共同构成毛坯件)以及众多其他零部件组装到一起,共同构成一个装置。然后,将这些预装完成的装置与各种预备的零部件一起送到装配线上,正是在这些装配线上,一个个机芯最终成形,例如52型和69型自主机芯都是这样组装而成的。
我们为机芯装配开发出一种“专用流水线”理念,其以F.A.琼斯先生的远见创意为基础,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具体方法是对原本统一的装配程序进行拆分,由此形成不同的子程序,进而为每一个子程序都配备具有专业技艺的行家里手。“我们将原本不同系列机芯共用的装配流程进行拆分,然后重新梳理成不同的专用装配线,这使我们最大程度做到了不同品质标准的最优化,”Voll道出了其中的关键优势。我们的员工还自行开发出一种创新型加油机,能够非常精准地为机芯中多达几十个加油点进行润滑。
IWC万国表全新制表中心——机芯装配洁净室
哪怕微量的灰尘或污垢也能损害机芯的性能。因此,零部件装配作业是在洁净室环境下进行的,这里的条件堪比计算机芯片的生产环境。每小时的空气循环量达到50,000立方米。这一环境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因此灰尘颗粒物就更难以侵入了。
表壳生产的“行家里手”
表壳生产部门位于制表中心的地下室。精钢、钛、铂金、红金、白金和青铜材质的表壳均在这里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创立以来,IWC万国表不断积累起丰富的专业技艺,颇为擅长高难度表壳材质的加工。沙夫豪森IWC万国表最新的材质创新成果是瓷化鈦金属(Ceratanium®):“这种突破性的创新表壳材料兼顾了钛的坚固、轻便以及陶瓷的坚硬、耐刮,”Voll解释说。
单是表壳就包含了大量的零件。如果再加上旋转表圈或计时码表按钮等功能,零件数量一下子就增加到几十个或更多。毛坯件的加工流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车削和铣削中心自定义完成。一根一米长的棒料可加工出30至50只表壳,具体取决于材料和表壳类型。仅铣削过程就需要数小时。以葡萄牙系列超卓复杂型腕表的铂金表壳为例,其生产过程极为耗时,因为材料加工难度大且几何形状复杂。
加工成形的表壳随后进入表面工艺处理阶段,接受抛光修饰。之后再一次在洁净室环境下进行最终清洁和最终检测步骤,均属于精细的手工作业。“只有人眼有能力评估表面品质,”Voll称。
复杂工艺方法让专家技更精
对表底盖进行装饰工艺处理时,除了用机器进行镌刻和蚀刻,也会使用激光镌刻。这种先进的工艺不仅具备出色的实施可靠性、稳定性,也为镌刻设计开启了更多新可能。
我们的表壳专家们精通一系列超复杂、高要求的加工方法,例如金刚石车削。这种加工方法主要应用于红金或青铜材质。经过特别切割的金刚石在切削材料的同时,还会对材料进行压缩。例如,葡萄牙系列计时腕表的红金表壳会因此获得一种别具特色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