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要介绍的表款,仅悄悄地将动力储存显示藏在表背,腕表正面全心全意地为佩戴者服务,关于自己的则隐匿于背后,有的是为了成就腕表正面表盘的洗链设计、有的是为了成就庞杂的显示功能,而退居表背,以提供佩戴者资讯为优先,利他精神,正是这些腕表的处事态度。
孰为正、孰为反:Jaeger-LeCoultre Reverso Gyrotourbillon球形陀飞轮2号腕表
积家Reverso系列腕表的双面翻转机制,最初是为了于马球比赛中保护易受碰撞损坏的表镜而生,佩戴者可将表镜那一侧隐藏起来,让较为耐撞的金属表背向着外面。然而自1991年起,积家开始制作两面皆采用玻璃镜面的Reverso腕表,有的将表背侧的机芯显露出来,有的以一颗机芯创造出双面不同功能显示,有的让人得以一窥积家特别研发的极致复杂机芯。无论如何,储能显示几乎都陪伴在新世代Reverso腕表的身边,就连2008年的球体陀飞轮2号腕表,也并未缺席。
JLC Reverso Gyrotourbillon球形陀飞轮2号腕表,950铂金表壳、18K白金表冠,表径36x55x15.8毫米,积家174型手上链机芯,储能50小时,时、分、小秒指示、球体双轴陀飞轮、24小时显示、表背储能显示,蓝宝石水晶镜面、后底盖,鳄鱼皮表带,防水30米,限量75只。
Reverso腕表自1931年诞生后,就相当受到人们欢迎。除了因为它解决了马球选手出的难题外,更因为人们能选择在其后底盖刻上自己喜爱的图样。前面已经提到,在1991年,也是此可翻转表款诞生60年后,积家推出了搭载824型机芯的Reverso指针式日期腕表,表背可透视机芯,并于正面表盘左上侧配置储能显示,接连几年,各种复杂腕表开始在Reverso上现身:储能显示在1996的Reverso陀飞轮腕表挪到了表背,而2001年的70周年纪念款则又位于正面。这项关于腕表自身发条动力储备的资讯较具独立性,它不像日夜显示要配合时间显示存在,也不像星期、月份、月相、闰年被视为一组共同出现的万年历显示,因此他可以来去自如,也总是成为优先被挪动的显示功能。
Reverso球体2号陀飞轮腕表搭载改良版的第二代球形立体双轴陀飞轮,积家在这一代的设计中加入了筒状游丝,与球形陀飞轮的框架同样是制作旷工费时的极机密零件,也造就出美丽绝伦的陀飞轮旋转舞姿。翻至表背,储能显示配置在镂空处理的机芯上端,以一只亮眼的蓝钢指针与其他机构明显区隔开来。当球体双轴陀飞轮在正下方旋转时,不禁令人感到困惑,因为这一面也好像是正面。
幕后功臣:Montblanc Nicolas Rieussec单按把同轴计时腕表
2008年对万宝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他们发表了两枚品牌制表史上首度的自制MB R100手上链机芯与MB R200自动上链机芯,而且这两枚机芯还搭载计时码表功能,这两枚机芯的发表,大大鼓舞了万宝龙继续迈向专业制表之路的信心,更成就了一个传奇系列表款——Nicolas Rieussec。其中,首枚自制手上链机芯MB R100于机芯背面设置有储能显示,显示双发条盒目前的动力状态,对于一只搭载计时功能的腕表来说,格外重要。
Nicolas Rieussec单按把同轴计时腕表,18K玫瑰金表壳,表径43毫米,时、分指示、日期指示、转盘计时显示、单按把计时码表、表背储能显示,MB R100手上链机芯,储能72小时,蓝宝石水晶镜面、后底盖,鳄鱼皮表带,限量125只。
计时码表的启停,往往都会消耗发条动力。使用的时间一长,更容易造成发条动力释放的周期难以预测。原本够撑上2日的动力,可能因为经常使用计时码表而不足2日就已释放完毕。即便如此,品牌也不是没有对这类问题进行设想。计时码表的动力储备长度大多为概略值,需要上链的时间间隔可能略长于品牌标示的动力储备长度,也可能略短。这样的不确定性就得由储能显示来化解,MB R100计时手上链机芯即为实例。
Montblanc Nicolas Rieussec腕表的表盘设计,对表迷来说应该再熟识不过了。其显示时、分用的主表盘缩减到占整个表盘2/3的比例,数字时标与时、分指针依旧清晰易读。而在表盘下侧,两个模拟Nicolas Rieussec原创滴墨式计时装置的旋转计时碟盘,则部分与主表盘交叠,大约也是压了其2/3的比例于主表盘上。最后,还有一座微笑表桥连接秒钟与分钟积时盘。表盘设计的比例拿捏得宜,让整体看起来井然有序,而这也就成了Nicolas Rieussec全系列表款的基本面貌。无论是在主表盘和积时盘交错的外侧添加两地时间、日夜显示,或将主表盘的时间显示改为跳时,前述的比例与布局维持依旧。也正如Nicolas Rieussec系列的手上链款式中,无论是搭载MB R100还是后继机芯MB R110、MB R120,储能显示都默默地持续在机芯背面上指示着。
与陀飞轮共舞:Panerai Radiomir 1940 48毫米两地时间陀飞轮红金腕表
去年推出的Radiomir 1940两地时间陀飞轮红金腕表,算是沛纳海旗下比较复杂的款式,然而表面的资讯干净到不行:两地时间用中央指针搭配24小时小表盘,走时秒钟以一般的小秒针指示。双眼设计就解决一切,丝毫不觉其搭载了陀飞轮这项复杂功能,这是因为陀飞轮藏于表背的缘故,而且还是Panerai惯用的双轴陀飞轮,此外,就在表背陀飞轮的正下方,一个扇形小盘写着0到6的四个数字,原来,这还是一只六日链腕表。
Radiomir 1940 48毫米两地时间陀飞轮红金腕表(PAM00558),18K红金表壳,表径48毫米,时、分、小秒指示、两地时间、24小时及日夜显示、陀飞轮、表背储能显示、夜光涂层,P. 2005手上链机芯,储能6日,三明治表盘,蓝宝石水晶玻璃镜面、后底盖,鳄鱼皮表带,防水50米,限量30只。
放眼钟表界,仅有少数几个品牌会把陀飞轮藏于表后,毕竟关于这项精密迷人的复杂装置,表迷往往不仅希望自己欣赏,也想要让别人看到。把表盘开个窗,再加上一点布局巧思,陀飞轮的舞姿就能被众人看见。然而,沛纳海就属于那少数几个不这么做的品牌。即使其P.2005机芯配置的双轴陀飞轮特色显著,沛纳海还是选择在制作Radiomir 1940两地时间陀飞轮红金腕表时,将它隐匿起来。表盘上仅以小秒盘内侧的小圆盘,表示陀飞轮正不停转动着。
沛纳海制作P.2005机芯之时,原本就已在机芯背面夹板上设置有六日储能显示,而当Radiomir 1940两地时间陀飞轮腕表用一片表盘将陀飞轮从正面掩盖住后,陀飞轮就和储能显示一起成为表背最重要的风景了。
仔细观察沛纳海所有表款的表盘,小表盘少有用到两个以上的,最多在六点钟方向加一个线性储能显示,或五点钟方向的半圆形储能显示,表盘设计干净,才能称出沛纳海的大表风格、俐落剽悍。 Radiomir 1940两地时间陀飞轮红金腕表也循着这样的设计概念,三点钟和九点钟方向分别设置第二地时间的24小时显示盘与小秒盘,六点钟方向印着「 Tourbillon」字样,标注这是一只陀飞轮腕表,只是它藏于表背。沛纳海制作P.2005机芯之时,原本就已在机芯背面夹板上设置有六日储能显示,而当Radiomir 1940两地时间陀飞轮腕表用一片表盘将陀飞轮从正面掩盖住后,陀飞轮就和储能显示一起成为表背最重要的风景了。
最佳设计方案:Vacheron Constantin Traditionelle 2755机芯腕表
本篇最后的压箱表款,为江诗丹顿融汇三大高级复杂功能的2755机芯大复杂腕表,即使具备万年历、三问报时、陀飞轮三个复杂功能,总零件数多达602枚,2755机芯的厚度却是一点也不吓人的7.9毫米,因为江诗丹顿就是有办法透过深厚的制表功力、美学底蕴,让一款超复杂表看起来平实而不张扬、简洁而不乱无章法、优雅而不哗众取宠,而如果他们也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将动力储存显示设置于表背,那一定是最恰到好处的设计方案。 Traditionelle 2755机芯腕表,950铂金表壳,表径44毫米,时、分、小秒指示、日期、星期、月份、闰年显示、万年历、陀飞轮、三问报时、表背储能显示, 2755手上链机芯,日内瓦印记,储能55小时,蓝宝石水晶玻璃镜面,鳄鱼皮表带。
作为历史悠久且难得延续不断的高级钟表品牌,江诗丹顿制作的表款向来都以优美典雅为特色。从外到内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与严谨细腻的手工制作、修饰,这是其腕表受人赞誉的最大原因。 2005年适逢品牌250周年,江诗丹顿推出了一只大复杂腕表Tour de l'Ile,搭载2750机芯,具有16项复杂功能,为当时傲视表坛的最复杂腕表。纪念款当时仅制作7只,于是江诗丹顿在两年后,推出了搭载2755机芯的万年历、三问报时、陀飞轮大复杂腕表款。机芯制作受惠于打造2750机芯的经验,而让这三项复杂功能完美的汇聚在一只腕表上,而且机芯既不太厚、尺寸也不太大,可以得知其注入了高超的制表技艺。 Traditionelle 2755机芯腕表仍为江诗丹顿目前最复杂的表款。
正如前面所述,江诗丹顿的表款有太多值得品味赏析之处。 Traditionelle 2755机芯腕表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无论是陀飞轮上支架令人惊叹的手工打磨、独创研发的离心式减速器,美妙的报时音质,简洁有力却又带点变化的表盘配置。魔鬼藏在细节里,而江诗丹顿把他们都给抓出来了。它们的每一处设计绝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因此让人觉得相当合情合理,甚至会让人打从心里敬佩这样的做法真好。所以说,江诗丹顿在表背设置了动力储存显示,没什么好解释,因为这功能实用,而且放在表背最完美适宜。